国考专业课-经济金融基础知识

  1. 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 供给学派(供给创造需求)提出的供给管理的政策思想核心是减税减少政府干预‌、‌货币管理‌。在供给学派看来,大幅度降低税率是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因为人们从事劳动和进行投资并不是为了纳税而是企望得到丰厚的税后净收入。这种净收入越高,劳动或投资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降低税率虽然在短期内政府税收会减少,但由于降低税率刺激了企业和个人生产的积极性,因而课税面会扩大,长期内税收会增加。因此,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特别是削减边际税率,是增加供给的重要手段。

  3.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是只存在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垂直于横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并无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也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

    ​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

    ​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

    ​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

    ​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 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 率。

  4. 边际效用为正,总效用递增;边际效用为负,总效用递减;边际效用为零,总效用最大。边际效应相当于是总效用的导数。

  5. 风险回避者(风险厌恶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货币财富的期望效用。
    风险爱好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货币财富的期望效用。
    风险中立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货币财富的期望效用。

  6.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建立在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能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或符号,它是直接从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充足率代替了资产负债率作为金融监管指标,从而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8. 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控制需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使得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的需求就减少,因此是控制需求的手段。而公开市场业务与政府转移支付没有直接关联,收入指数化政策则用于调节收入。

  9. 全能银行以德国为代表欧洲大陆国家广为流行。全能银行又叫金融百货公司制。这些商业银行可以依法从事包括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交易各种金融工具和外汇、承销债券和股票经纪业务、投资管理和保险在内的广泛金融服务。

  10. 骆驼(CAMEL)评级法中的A指的是资产质量。骆驼评级法一共有五大类指标,分别是: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经营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刚好五个首字母组成了CAMEL。各国金融监管都广泛使用了此法,增加了市场风险度。